2025年中超联赛常州奥体中心的雨幕里,南京队球员张诚弯腰把印着号码的球衣前襟罩在小球童头顶时,看台上的球迷可能没想到,这个被雨水泡透的比赛日,会被记入体育史的“温柔名场面”——球衣下摆兜着雨,袖子搭在孩子肩上,旁边的李昂甚至脱了训练外套裹得更严实,三个人就这么僵立着一分钟,雨水顺着球衣缝线滴在护腿板上,比分牌上的1:1显得有些模糊。
这场雨来得急,开幕式音响刚放出国歌第一个音符,前排举国旗的小球童就缩起了脖子。 组委会要求脱帽行礼,可豆大的雨点砸在头上,孩子冻得直搓手。 谁都没料到,站在侧边的张诚突然蹲下,把自己的球衣往孩子头顶一罩,袖子顺势搭在娃肩膀上;旁边的后卫李昂更直接,左手举着队旗,右手脱了训练外套,像搭帐篷似的把孩子整个裹进去。 你能看见雨水顺着球衣缝线往下淌,滴在球员护腿板上,可那几个大老爷们眼神特专注,盯着国旗的方向,胳膊就那么僵着举了整整一分钟。 看台上有球迷后来发视频说:“本来嫌这雨下得糟心,结果看见那几个大汉跟护崽似的护着小孩,突然觉得这球票钱花得值。 ”
这样的场景在中超不是第一次出现。 2012年北京国安对阵青岛中能的比赛,暴雨倾盆,国安后卫徐云龙和侯森中场休息时,发现场边小球童浑身湿透,两人直接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,一个垫在孩子头下,一个裹住身子;2019年广州恒大对山东鲁能,郜林和曾诚在边线处看到摔倒的小球童,郜林一个箭步冲过去扶起来,曾诚蹲在地上帮孩子擦脸上的雨水;2023年云南玉昆主场,暴雨导致场地积水,球员们中场休息时自发围成一圈,把准备上场的小球童护在中间,避免被雨水直接淋到。 这些事在赛后技术统计里找不到记录,裁判报告里不会写,连球员自己赛后采访都很少提,可球迷记住了——有球迷翻出2012年那场比赛的视频评论:“当时我儿子就在场边当球童,后来他说那天被淋成了落汤鸡,但如果有人像国安叔叔那样护着他,他现在可能还在踢球。 ”
不只是中超,国际足坛这类“不务正业”的温暖更常见。 2022年苏超凯尔特人对阵格拉斯哥流浪者的比赛,中场休息时突然下暴雨,看台上一名球迷发现对手小球员没带雨衣,直接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递过去;2023年英超阿森纳对热刺的北伦敦德比,热刺小球员在边线摔倒,阿森纳后卫厄德高跑过去扶起来,还拍了拍他的背安慰;2024年欧冠小组赛,拜仁慕尼黑球员在禁区前沿看到对方小球员被雨水模糊了视线,主动伸手帮着理了理护目镜。 这些动作同样不会被计入技术统计,甚至不会出现在赛后集锦里,可转发的球迷会说:“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。 ”
展开全文
中超球迷其实很在意这些细节。 2025年南京那场雨幕里的球衣伞视频,在抖音上转发量超过12万次,评论区有个高赞留言:“以前看球只关心谁进了球,现在看到球员护着小孩,突然觉得这比赛有温度了。 ”另一个球迷说:“我儿子总问我为什么喜欢足球,我跟他说,因为球场上有比进球更重要的东西——有人会在你被雨淋的时候,把球衣往你头上罩。 ”
现在的中超联赛,技术统计越来越详细,球员跑动距离、射门次数、关键传球数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可这些数字再漂亮,也比不过张诚弯腰的那一秒。 看台上的球迷可能说不出“体育精神”“人文关怀”这样的词,但他们知道,当球员愿意在规则之外多走一步时,这场球就值得了。 就像那个被护着的小球童后来在采访里说的:“叔叔们的球衣湿了,可我心里暖乎乎的,以后我也要当这样的人。 ”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