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我就纳闷了,游泳队啥时候变成“等金牌等到怀疑人生”了?你知道,那些跑到泳池边拍视频、晒成绩的,私底下都在说:还得靠运气?这故事讲得太戏剧性了。去年说起游泳,还是“差点迎头赶上日韩”的剧情,今年倒好,金牌“等”出来了,反倒像个游泳版的“等待救赎”。你说给个理由,难不成是队里太老,训练出了问题?还是说,这次真是“钱没投够”或者“比赛氛围不对”?
真正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,就是他们“谁的锅”这个问题。那几天各种“锅”都被拿出来端上桌。有人说,是管理层不够狠;有人说,是运动员不够拼;也有人说,是国家战略出了漏洞。这么多版本,最后都变成一句话:责任谁都不愿背。你要真问我,我觉得就这游泳和跳水的差距,不用太复杂。跳水靠的多是“天赋+训练”,那叫一种近乎“艺妓集团”的默契。反观游泳,都是靠“速度”,一旦没发挥好,金牌就像看天气预报一样准时“浪费掉”。
其实我觉得,搞这些“责怪大队长”或者“整改大会”的,别忽视了一个事实:比赛就是这样,谁能稳坐钓鱼台?谁就能赢。我们这些凡夫俗子,站在电视机前,各种骂骂咧咧,心里还在想着下一场比赛怎么“幸运”一点。可是你每次看到新闻,那种“谁的锅”就像个魔咒,一圈一圈转,压得我们难受又好笑。
这次比赛,跳水和游泳都拿了不少金牌,好像中国运动员每天都在“争先恐后”,但真到了这个“责任归属”的时候,谁又敢站出来承担?是不是都怕“上涨的压力”会摧毁最后一丝信心?你说他们到底是“拼命”还是“机智”?结果台上一秒钟,台下都能观察出些“政治正确”的味道。运动员拼尽全力,不是为了荣耀,而是为了他们的运动梦;领队们你逃不掉,视频截图一整理,立马就得装作关心人民的“责任感”。
最后还能信谁?这种“谁的锅”轮番上阵的勇气,道理都明白,就怕一出错,结果就能让你难堪到家。比赛就像个大舞台,谁掌握节奏,谁扛得住压力?还是都在赌未来、赌市场、赌这一切的“荣誉感”。只是我们看的,不也是个“看谁翻车”的局面?
所以说,像这样一场运动盛宴,结果都在“谁的锅”里过天生的天意和人为的失误。别一边热血沸腾,一边把责任推得稀碎。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?还是下一次,还能看出点“不可能的奇迹”主动跑出来补锅?反正我是不信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