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心裡,UZI是「AD之神」,是一位有「三件套」就可以強行逆天改命的超級選手。而鮮為人知的是,在UZI波瀾壯闊的AD生涯中,竟然曾還轉型打過職業中單。UZI的AD實力我們毋庸置疑,那麼他玩中單究竟怎樣?讓我們回到S4初期,一探究竟。
一:為何讓UZI轉型中單?
回溯到s4春季賽開始前,當時皇族的情況是:神超出走北美,Lucky、white、tabe接連退役。核心班底瓦解,重建已是必然。當年Faker正值職業生涯巔峰,全世界見證了頂級AP的統治力。「既然UZI也會AP,tabe也不在了,為何不讓他試一試呢?」帶著這樣的想法,皇族找來了只會執行「中路是爹」的打野kimi,玩了「4保1AD」又搞「4保1AP」,試圖讓UZI以「中國faker」之名帶領皇族復興。
二:UZI中單在當年表現如何?
UZI中單位在S4春季賽共出戰11場,僅僅取得三場勝利,世界亞軍面臨保級之危,輿論一片嘩然。
從數據上來看,UZI似乎做的已經「盡職盡責」了,打線能力超群,場均壓刀接近15(可能是當年的全聯盟第一),中路給了對面相當大的壓力,如果在拿到線上比較強勢的英雄(如辛德拉),更有單殺表現。
但UZI始終有一個命門,就是玩中單不夠靈性,太過於賴線,這種玩法在AD位沒有問題,但中單就比較毒瘤了。自己不愛支援,打野也幫中路,最終的結果就是除UZI外,全線抗壓(隊友本來也菜),一旦UZI沒有打出巨大優勢,比賽拿不下來自在情理之中。
「4保1AD」合理,「4保1AP」顯然不合理,UZI雖然中路實力頂尖,但皇族在無論在資源分配還是在戰術設計上,弊端重重,這套以AP為核心的體系可以說是相當經典的反面教材,節奏點當成carry點玩顯然是逆流。(而實話實說,UZI在S4和faker也不是一個檔次)。因此,UZI用AD翻盤是「日常劇本」,而用AP在大後期翻盤的次數為0,事實證明了UZI並不適合AP體系,「皇族都是我carry」是沒錯,但這個carry點不是AP,只能是AD。
三:UZI在怎樣的情景下結束自己的「中單生涯」的?
上文說了,「4保1AP」根本是亂玩,就算強如S4初期的SKT,Faker也只是玩「中野體系」,piglet也不是下路打卡的。UZI曾自己說過,AD是打了職業以後才去練的,更喜歡AP和打野。但皇族要保級了!UZI不得不「重操舊業」,最終用AD良好的發揮「一神帶四坑」,保住了皇族在LPL的席位。為了讓UZI安心打AD位,俱樂部還保證,只要皇族不掉級,夏季必重金引援。而這也導致了韓援1.0時代的到來,那也是後話了。
結語:這段鮮為人知的中單生涯可以說既是UZI的「自我選擇」,也是俱樂部的「任性實驗」。它失敗得很徹底,也還好皇族及時「撥亂反正」,不然恐怕我們如今就看不到MSI全場觀眾大喊「UZI」了。